Bitmark 讓數位資產助醫療實驗超前佈署

網路世界裡、任何留在網上的內容或數據都是數位資產,只是,很多人不知這些數位資產是可以變現的。新創公司 Bitmark 打造端對端協定 – 「Bitmark Protocol 」,運用區塊鏈技術保障數據溯源,目前已有近有 100 萬個數位產權在此註冊。

在 Fintech 時代、區塊鏈正以顛覆性的技術,影響產業的發展。由於區塊鏈有「不可竄改」與「去中心化的」等特性。能把「用資訊創造財富的權利,回歸到資訊提供者手裡」。擅用這項技術、就能把網路上的一切有的資訊、註冊成數位資產,例如、素人創作、分享的文章甚至個人醫療數據。

看好這巿場趨勢,成立於 2016 年的新創團隊 Bitmark 、便應用區塊鏈技術把使用在網路上的資訊變成數位資產,以最見常的創作而言,創作者透過 Bitmark 將著作權數位化之後,數位創作品就可以確保溯源,讓創作者真正獲得收益。在公衛醫療領域、Bitmark 也發揮區塊鏈優勢、做為推動之用。

▲ 圖說:Bitmark創辦人Sean Moss-Pultz。​​​​(圖:Bitmark團隊/提供)

核心技術 Bitmark Protocol 處理大規模數位產權

Bitmark 的核心技術應用區塊鏈大規模的處理數位產權。主要的產品 Bitmark Protocol (Bitmark 協定) 是種可確保數據來源安全的「端到端」網際網路協定,這項協定和加密數據庫是由 Bitmark 與 Blockchain Commons 共同開發。不需要第三方就能有可驗證的資訊、數位產權和安全共享的個人數據。

四年來Bitmark 協助用戶將電子書、音樂,甚至數據資料等虛擬內容,註冊成數位資產,例如,2018 年 Bitmark 與亞洲最大的音樂媒體服務公司 KKBOX 合作,讓音樂的產權上鏈,讓音樂人能以區塊鏈的技術掌握音樂版權,縮短版稅結帳流程。

除了創作巿場,Bitmark 聚焦健康醫療、金融及 IoT 領域,合作對象還包括智慧型手機大廠宏達電 (HTC)、及中國信託銀行 (CTBC BANK)等、目前有將近一百萬個已被註冊的數位資產。

今年,因應Covid-19疫情,Bitmark擴大其技術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。善用數據、資訊流通及公私部門協力為台灣抗疫成功的重要關鍵。在疫情期間,Bitmark再次確認了數據流通的價值,並且堅守保障隱私民眾隱私的重要性。Bitmark 以區塊鏈技術開發社區公共衛生應用程式–Autonomy,結合政府公開資訊以及民眾回報數據,以尊重隱私的方式預測社區的公共衛生狀況。此項應用在疫情期間可用於追蹤病毒狀態,而未來也渴望能協助預測不同的風險和疾病。

Bitmark在公共衛生和醫療領域的努力其實不限於此。過去Bitmark曾與加州柏克萊大學、輝瑞公司及台灣數位醫療新創慧康生活科技合作,透過 Bitmark DONATE 將病患的個人病史資料數位化後,捐給研究機構,做為政策或醫學發展用,由於數據傳輸是端到端加密的,不需擔心隱私曝光,使用者又可以隨時檢查自己的資料被應用於那些用途,相當安全。

Bitmark 執行長 Sean 表示;過去要取得這些健康數據做藥物試驗,需要得透過律師、仲介等公證單位,但使用 Bitmark 的系統,只要十分之一的費用。這些成功案例,印證了 Bitmark 數位資產產權可以用於醫療研究、臨床試驗。並為人類未來健康帶來更大的價值。

Bitmark 獲利模式從資產轉移轉間收取手續費,以及提供給企業解決方案收費。同時將 1% 的收益用於保障數位環境的團體。Bitmark 目前已獲得來自心元資本、美國中經合集團、HTC、KKBOX、DCG 等投資。獲投約 300 萬美元(約台幣 8,715 萬元) A 輪資金。

Bitmark 執行長 Sean Moss-Pultz 被公認為開放原始碼硬體的先驅,Sean 擅長在於開發賦權於人們的技術。在 Bitmark 之前,Sean 創立 Openmoko 集團,研發更早於 iPhone 與 Android 智能手機的第一款開源手機。Bitmark 團隊分佈在矽谷、台灣、越南和冰島。多元的文化不斷擴展 Bitmark應用。▲ 圖說:Bitmark產品。(圖:Bitmark團隊/提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