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張家界呼吸一口、值得5元美金?文字的邏輯與創意

作者 / 鄒淑文

「在張家界呼吸一口、值得5元美金?」,這個女人是否優雅,他的香水瓶子會告訴你」! 談到寫作的藝術,對於每天都有寫作習慣的我,肚裡墨水永遠都不夠、陷入寫作煎熬中。每每在課程中被學員問到,如何寫出一個好文章(案),我實在沒有答案,只能說跟莫札特學學吧,每天練琴(筆)八小時。

很多人寫文章(案)、寫到皮毛、不痛不癢,但有人寫文案能到靈魂去了、激起波濤洶湧情懷,大部分人寫到肉骨已有微些溫度,但專業與業餘的寫作人才,差別就在深度。雖然好的文案要靠勤練出的筆功及閱讀能力、但「邏輯的練習」卻是有用的。這次銀行金融課程邀請,期待我分享這樣的經驗、拆解寫作元素,讓企劃人員有所偱。

一篇文章(案)怎麼有個美好的開場?一個有力的結束?可以說是每個公關人標配合。文章的本質,就是邏輯與創意的交會,不只是美好的表達,更是一種影響力的展現。要寫出一篇好文章,不僅需要邏輯清晰的結構,還需要創意與情感的融入,才能吸引讀者,讓人有反思、能產生共鳴,甚至引發行動。

 

文章的五字訣:起、承、轉、合、破

在我多年寫作經驗,寫文章前我都再先「取景」再「取材」。
景就是題目、場景,「材」就是段落、內容;支線不能開太多,不然就離開主題;場景也要明明確,對象是誰要清楚明白;一篇讓人能閱讀的文章結構應該符合「起、承、轉、合」的原則,我加一個「破」,而這個破就是甚至引發行動。

「起」開門見山,用一句話抓住讀者的目光,可以是一個鮮明的問題、一句有力的名言,或是一個能讓讀者產生興趣的情境;「承」提供支持論點,透過市場數據、客戶案例或是理論分析,讓文章的基礎穩固;轉:展開支線,因為讀者眼球只有9秒,轉個角度、或運用故事、場景鋪陳,增加可讀性;

套句賈伯斯的名言,沒有結構的研發、陷入巿場流沙。文章亦然。文章的「合」歸納核心重點,強化讀者的理解,確保資訊不流於分散;而最後的「破」,含著破立之意;透過文字激發思考,引導行動,讓讀者在文章結尾後仍能回味,甚至付諸實踐。

 

深信不疑理念 寫出讀者也深信不疑的文章(案)

在內容競爭激烈的市場中,讀者的注意力僅有短短九秒,如何讓他們停下來閱讀?一篇好的文章(案),能夠引發興趣、解決問題、帶來行動甚至影響市場。但原則實在太偉大了,還是要實際來看,我們要傳達的理念是什麼?課程上,幾乎每學員都會提問的問題,如何把平凡的產品(服務),寫到讓巿場買單;我只能回答,深信不疑的理念,才能寫出讓讀者也深信不疑的文章。

下一次當你提筆寫文章(案),不妨試試這些原則,看看你的文字能如何改變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