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的賺錢的企業 不是賣產品而是說故事

作者 / 鄒淑文

世界上真的賺錢的企業,都不是在賣產品,而是在賣故事。然而當今最容易打動人心的故事,似乎都圍繞在ESG。此話一出,感受到台下聽者的一片專注及及急於往下聽的好奇。

「我們都在做有機啊,我的田可以種出金色芭樂」、全宇宙最好吃的、「我們配合SDGs友善環境、跨域生態指標」一直在做友善大地的事。沒錯,做ESG花蓮小農微企的日常,但做好巿場行銷,卻不是他們擅長。所以這堂課我的任務就是讓體認到,懂得賣產品、不如懂的說故事,懂的說好故事的,就要找到大家愛聽的事。

受邀花蓮縣政府舉辦花蓮好+創業沙龍論壇,來到花蓮玉里和小農、微企鄉親見面。主辦單位介紹我都不忘加註,好好巴著這位擁有媒體資源的資深媒體人,他的經驗能解決你的需要。每每這句話,我就一直在思考、怎麼激出他們的好奇,在當今每個人都是媒體的時代下、內容就是最好的武功。

圖: 取材活動單位。

故事不難說,難的是起手式?花蓮有機耕種面積是全國最大,大廠做ESG從採購、契作到公益共創;都不忘和花蓮結下合作緣份,花蓮小農做的復育小米、保種、護權種樹等符合SDGs健康、永續及跨域生態,核心價值都能成為企業的ESG策略伙伴,找到故事的主角,接下來就是敍事力

我以蘋果為例,生產一支手機的排出的碳是80公斤,企業不做ESG,面臨失去訂單的風險,善於以故事行銷的蘋果系列,從改變世界、創新的行銷議題,逐漸轉向ESG,蘋果除了向果粉傳達一起愛地球的決心,其實也向供應鏈宣示迎向永續零碳的決心,不夠綠就退出。

不僅大廠重視行銷,台灣品牌Blueseeds芙彤園在純淨台東以自然農法復育土地種植香草,扶助小農原民,聘任視障同胞當調香師,推出認養一畝田,讓企業名人跟進。芙彤園賣的不是洗沐產品,是對大自然的一份友善,芙彤園在商模及行銷上的創新,在在擴展在ESG影響力。

產品本身是故事力、品牌價值也是,足球明星梅西對喜歡運動的人是偶像,但對公關行銷人就是一個完美的操作。背後民族情感及精湛的球技都是故事的來源。要每個小農及微企說故事、也許難度太高。但培養二代或些新創團隊用善用科技、新媒體、社群媒體多說在地的故事,也許是一門生意。

就這樣,光是七月就接下四場活動,從玉里到光復,從光復再返回桃園,與花蓮合作的數位學院,又規劃數位行銷系列課程。來到我最愛的花蓮、這些好山好水、暖暖的人情味、還有與一群老朋友做著有意義的事,我們品味花蓮、享有這真切的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