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SG下沒有人是局外人 企業全面展開永續行動

作者 / 鄒淑文

ESG下沒有人是局外人?面對2050年各國陸續提出「淨零排放」目標。企業淨零碳排行動腳步愈趨急迫,身為全球高科技硬體零組件輸出重要地的臺灣,更將面臨沒有ESG,就沒有訂單的挑戰。不少企業積極花錢買碳權?但內部減碳行動才是永續之道。因個人的隨手環保減碳,企業永續行動,才能讓ESG推動,往前大步。

「臺灣是整體的產業結構以製造為主,擁有領先世界的 ICT 產業,包括晶圓半導體、筆電與顯示器生產等;也有傳統的鋼鐵、石化、水泥產業,這些產業對環境資源的耗用較高,也是用電用水的大戶。但ESG非僅有大企業才面對,很多中小企業也開始面對ESG國際壓力,建立ESG企業策略。

歐盟預計從2023年到2025年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課徵「碳關稅」,在這三年緩衝期間,歐盟進口商僅需申報其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,尚無須支付此稅費,但2026年正式實行並課徵稅費,依產品在出口國生產的碳含量,對台灣七成上以上的外銷企業影響甚鉅,從碳足跡的計算到解決碳權問題。

根據世界銀行報告,台灣人均碳排量位居全球第九,更麻煩的是,榜上前十名,只有中東國家、俄羅斯和台灣,還沒有任何碳定價政策。反觀亞洲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韓國、新加坡、印尼早已超越台灣。也由於各地開始建立碳權交易制度及徵收碳稅(或碳關稅),任何布局海外企業或、納入政策。

新加坡是亞洲最早實施碳稅的地區,從2019年起對超過2.5萬噸的排放大戶企業徵收每噸新幣5元的碳稅,去年更建置跨國碳權交易平台(CIX),碳稅稅率將自2024年起逐步由現行每公噸排放量新幣5元提高到25元,2026年提高到45元新幣,2030年每公噸排放碳稅將達新幣50至80元。

當國際間已陸續建立碳權交易制度及徵收碳稅,甚至將碳排成本及減碳表現正式納入損益表,勤業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24日在「ESG國際永續論壇」上建議在台灣碳費徵收機制出爐前,企業可從採用再生能源、內部碳定價、提升節能需求、思考轉型契機,四項永續行動,內化推動提升ESG綜效。

勤業指出的四項永續行動包括第一、與其未來花錢買碳權,不如內部先減碳。採用再生能源,符合法規並滿足客戶與利害關係人期待;第二,計算碳足跡,實施內部碳定價(ICP),將排碳成本反映於部門中,誘發內部採取減碳行動;第三,鼓勵及誘發終端客戶改變習慣,提升節能、環保產品需求;四、從節能、儲能、創能多面向思考企業轉型契機,將推動低碳風險化為競爭機會。

根據MSCI 2022 ESG 趨勢報告,氣候變遷已超越公司治理,成為最迫在眉睫並需要投資者關注的 ESG 議題。企業首要作為是須盤點並清楚企業自身碳排放量,以及訂定減碳策略及目標,並每年去追蹤減碳目標成效。

然而,企業進行淨零碳排最大的挑戰,是企業不清楚在廠區、產品、能源使用中,自身的高碳排所在處,因此須進行完整的碳盤查。按時進行完整盤查排放源,並導入第三方查證提高數據可信度,政府制訂的碳定價政策(碳稅/碳費)才有收費的依據。

碳盤查至揭露的過程相當耗時且繁雜,可使用對應的國際標準、碳盤查(ISO 14064-1)、產品碳足跡(ISO 14067)與能源管理系統(ISO 50001),企業要先掌握碳排放來源,建立完整的盤查及管理制度,才能有效設定目標與策略。